一、发展条件分析
1、交通区位
锁石镇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省道S线、娄衡高速公路S71穿境而过。镇区距离县城15公里,距离娄底市区50公里、距离邵阳市区70公里、距离衡阳市区70公里。
2、旅游资源
锁石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境内有丰稼周湾里宋代陶器遗址、三角塘西汉陶器窑址、金紫峰宝觉寺、*龙大山清峻亭、坪壤山抗日游击战场等名胜古迹。我镇的乡村旅游依托本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推出四条旅游线路,八大景观,即“四路八景”。四条乡村游步道是“山之恋,水之梦,花之缘,田之韵”。八大景区是“金峰禅林、千岁古松、车田花海、佛祖葵花、上尧翠荷、大街秋菊、坪壤山岚、清峻茶亭”。
二、旅游线路推荐
1、娄衡高速锁石出口——车田花海——大街秋菊——佛祖葵花——千岁古松——金峰禅林;
2、娄衡高速锁石出口——车田花海——上尧翠荷——千岁古松——金峰禅林;
3、佛祖葵花——车田花海——娄衡高速锁石出口——坪壤山岚——清峻茶亭。
三、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1、建设一个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部门为方便广大游客到该地旅游而设立的服务平台。旅游集散中心由旅游局负责具体指导,由当地相关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作,整合散客旅游资源和规范散客旅游市场以及满足市民个性化旅游需求和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培育的重要综合性平台。双峰县的旅游集散中心设在县行*中心。建议我镇整合资源,在新办公区建设一个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2、包装两条通景公路
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提出要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方便游客出行,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锁石镇重点包装利用两条通景公路即:省道S线、娄衡高速公路S71。维护交通安全,利用公路沿线广告打造锁石“花之缘”乡村旅游品牌。
3、升华三大“花之缘”旅游景区
“万亩油菜基地”、“千亩荷花基地”、“千亩向日葵基地”是锁石镇“花之缘”三大特色农业基地,继续稳定基地的种植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改良种植品种。加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基地升华为景区,每个景区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旅游厕所,一个生态停车场。
4、打造四条旅游线路
分别是“山之恋,水之梦,花之缘,田之韵”。
A、山之恋:娄衡高速锁石出口——清峻亭,全长5公里,其中旅游公路3.5公里,石板游步道1.5公里。
沿线景点有:坪壤山岚(坪壤山抗日游击战、金盆岭、雷祖殿、冷山水库、再大爷呼蛇墓、*龙林场场部)、清峻茶亭(狮子山、祥和井、湘*提督赵三元故居、茶马古道、清峻亭、*龙大山龙颈坳)。
建设项目:
a、修建锁群旅游公路3.5公里;
b、修建清峻亭游步道1.5公里;
c、建设清峻亭生态停车场平方米。
B、水之梦:车田桥——大溢塘水库,全长4公里。
沿线景点有:车田花海(志木王氏宗祠、车田刘氏宗祠、车田水坝、车田沿河风光带)、大街秋菊(大街特产、大溢塘水库、白鹭岛、菊花园、鸵鸟园、孔雀园)。
建设项目:
a、建设车田河沿河风光带2.5公里;
b、建设大溢塘水库游步道1.5公里;
c、建设大街农土特产步行街米;
d、建设车田生态停车场平方米。
C、花之缘:佛祖葵花——上尧翠荷,全长5公里。
沿线景点有:佛祖葵花(佛祖岗、向日葵基地、长老殿、大溢塘生态园、五马分尸)、上尧翠荷(五老梅花、王如霆故居、金盆观、宋朝陶器窑址、西汉陶器遗址、三角塘水库、荷花基地)。
建设项目:
a、建设南阳旅游公路2公里;
b、建设芙蓉旅游公路3公里;
c、建设荷花基地游步道2公里;
d、建设西汉陶器遗址公园平方米;
e、建设一个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
D、田之韵:娄衡高速锁石出口——金峰禅林,5公里。
沿线景点有:千岁古松(三嘴冲抗日游击战场、王母亭、千岁塘、见水冲古树群、飞机场、彭氏宗祠、上仙峰)、金峰禅林(宝觉寺、木盖石、莲荷塘、太虚和尚墓、贺评事纪念碑、蒋琬读书台、仙女殿、金紫峰)。
建设项目:
a、建设金紫峰旅游公路5公里;
b、建设见水冲古树群游步道3公里;
c、建设金紫峰民宿基地10栋;
d、建设金紫峰露营基地平方米;
e、建设一个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
四、主要景点介绍
1、金峰禅林
金峰万象标形胜,古寺斜阳暮鼓咚。
众木低头含佛意,何须舍近去灵峰。
宝觉寺位于双峰县锁石镇金紫峰村的*龙大山金紫峰东南面,群山环抱、巍巍挺拔、苍松翠柏、风景如画,是建寺造庙、信徒求神拜佛的理想场所和佛教胜地。
据清同治《湘乡县志》记载:宝觉寺始建于明朝嘉靖丙辰(年)七月十五日。为得道高僧太虚蒲禅师所建,占地面积多亩,形式独特,风格各异,殿宇非凡,金碧辉煌,总计殿宇房间间,僧徒余人,灯田余亩。历经太虚蒲禅师后的数百年间,明朝的无学、智根、俊明等高僧,在此修身待佛,诵经著书,普渡众生。金紫峰上,香烟缕缕,僧徒云集,香火长盛不衰,成为双峰、衡阳、湘乡、邵阳等方圆数百里善男信女祈求福慧的吉祥之地。故此名“金峰禅林”。
2、千岁古松
高山古树共秋霜,地远常心独自强。
庙宇乏材应见取,人生直待斧斤良。
千岁塘水库位于双峰县锁石镇金紫峰村(丰稼)东边*龙大山里的一个山坳里,传说这里生长一种不死之药----千岁。千岁是一种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生物,还不清楚到底是动物还是植物。总之这里盛产长寿之物,蛇龟是常见品种,人也多高寿者。
千岁塘水库尾部的一个山冲叫枧水冲,这里的一片山坡上目前还保存有多棵年龄的古松树。这片古松躲过了大炼钢铁生产的浩劫,侥幸保存,故此叫“千岁古松”。
3、车田花海
抖峭春寒桃蕊后,浮香四溢菜花妍。
东君驾御层云出,万两*金落满田。
车田农场位于双峰县锁石镇车田村、锁石村、大溢塘村、芙蓉村等地,车田河滋润其中,是双峰县最大的溪谷平原。这里人勤春早,耕读传家,是锁石“万亩油菜基地”的核心区域,连续种植油菜30余年,是双峰县的三冬生产核心基地,
从年至今举办了七届“娄底.双峰花之缘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节会影响连年扩大,带动了周边的农副产品、农家乐、民宿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锁石的社会影响力,树立了双峰自信,展示了双峰行动,演绎了双峰精彩。
车田农场有刘氏宗祠,刘大册(-)于明末清初,迁上湘车田(今属双峰县)为车田刘氏始祖。子孙主要繁衍于双峰县锁石镇、青树坪镇一带,健在人丁全是昌智、昌金、昌明后裔。本族秀才9名,太学生(含国学生)2名;资深中学教师1名,九品以上官吏2名。
4、佛祖葵花
佛祖葵花随日转,承来雨露色容妍。
倾心独向*花看,雅韵常于险处先。
佛祖岗是双峰县锁石镇大溢塘村(南阳)的一个地名,形如佛祖,内有菩萨,保佑一方山水,维护一方平安,这里是一个农场,后靠金紫峰宝觉寺、长老庵,建有“千亩葵花基地”。故名“佛祖葵花”。
佛祖,即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历史上确实有如来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后外出修行,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后离家修行,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成佛。
5、上尧翠荷
千亩浮香扑鼻来,接天莲叶映花裁。
生机勃勃无穷意,好让游人听雨雷。
上尧冲是双峰县锁石镇芙蓉村的一个地名,这里前面是一个大农场,后面是山林。上尧冲周边分布的千岁塘水库、大溢塘水库、三角塘水库可以充分灌溉,丰稼周湾里宋代陶器遗址、三角塘西汉陶器窑址,王如霆故居增添了文化底蕴。现在依托上尧冲5里路长的山冲,建设了“千亩荷花基地”。白鹭翠荷,红花绿叶。故名“上尧翠荷”。
尧,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
6、大街秋菊
待到秋来菊已*,家家户户满香堂。
争教晚节诗词赋,共爱东篱醉酒乡。
大街是双峰县锁石镇的一个地名,即大街村,现在叫“大溢塘村”。该村东临*龙大山,西界车田河,娄衡公路贯穿其中,交通方便,人文荟萃。
元至正四年(年)王大能由江西吉州迁湘乡梽木山双江口(今属双峰县锁石镇),成为梽木双江王氏迁湘始祖,其子孙多繁衍在大街田塅。有诗曰“避难择居,就处此邦,标定田山,力竭垦开。乐土乐土,爱得我所。”梽木双江王氏数百年来人才辈出,共有秀才35名,太学生名,四品以上名宦43名,九品以上官61名,各类*功、顶戴22名。大街田塅土地肥沃,草长莺飞,秋天的时候这里有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近几年勤劳的大街人发展特色产业,人工培育并且种植了观赏菊花,举办了双峰县第七届、第八届县花(菊花)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故将这里评为锁石八景之“大街秋菊”。
7、坪壤山岚
锁石东方坪壤西,随山万转换新颜。
红尘世界三千丈,坐享山岚一样闲。
坪壤山是一个地名,泛指锁石镇坪壤村、冷山村、山底村、雨田村、丰稼村、双安村(并村前)等地,此处说的“平壤山”就是双峰县锁石镇坪壤山村。
彭遵智于明宣德九年()徙居湘乡二十九都(今属双峰县)下罗山保楼前伏姑庙小冲老屋,开坪壤彭氏一族,为迁湘始祖。主要繁衍于双峰县锁石镇冷山、丰稼、坪壤等村。本族秀才8名,太学生23名。
据清朝同治年间的《湘乡县志》记载:上仙峰,在治西南百四十里,二十八都,一峰独秀,高入云汉,山顶有泉,四时不涸。前望岳平,后望祝融,极目数百里。相传昔有仙登于此上升,故名。山在平壤山之东,下有石屋,时有云烟数缕腾空,细若乘线,转盼偏乎,四野则雨立至。坪壤山在*龙大山的脚下,这里地势平坦,溪谷柔和,土地肥沃,人们安居乐业,尤其是坪壤山经常烟云飘渺,青山如黛,故名“坪壤山岚”。
8、清峻茶亭
江山自古千般好,好拟清亭一例空。
历史风流多少事,诸付小息笑谈中。
清峻亭位于衡阳和双峰交界的*龙大山龙颈凹处,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是湘中地区至今唯一保存较好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古茶亭。清峻亭长30米,宽15米,砖木结构。亭内有木板条凳,可以坐上一百多人,供过往行人歇脚。大门两边挂一联:“清泉不出山,毕竟能解人间渴;峻岭欲通汉,到此皆为顶上材”。墙上刻有清朝举人邹志霖作的《清峻亭记》碑文。故名“清峻茶亭”。
声明:本文纯属个人行为,不代表官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想要了解真实情况,自己去参观调研。
订阅湘中樵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