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很多人不太熟悉的一个名词,但症状却会出现在大部分人的身上,它是一种的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切不可盲目治疗耽误病情。
门诊案例
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的袁女士今年60岁,是一名病史多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袁女士无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左侧面部突然出现阵发性、闪电样疼痛,疼痛发作时如刀割、针扎样剧烈疼痛,每次疼痛可持续十几秒后骤然消失,缓解后却又如同常人一样。在吃饭、喝水、刷牙,甚至微风拂面都诱发疼痛,严重影响袁先生的日常生活,不敢出门见人,特别自卑,轻生的念头都有。
确认三叉神经痛早期,袁女士的疼痛部位主要位于左侧眶下区,为了止痛,医院进行就诊,进行了球囊解压迫术,治疗后疼痛得到缓解,很少发作。袁女士以为自己的三叉神经痛彻底治好了,别提有多高兴了。治疗的三个月后,一天袁女士感觉自己的脸上又出现了再熟悉不过的剧烈疼痛的感觉,她怀疑自己的三叉神经痛又回来了。在经过几天的确认之后,三叉神经痛确实又复发了。
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袁女士的爱人在网上查询到中医杨以宁主任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便慕名找到了杨以宁,预约挂号,进行了远程视频问诊,后来院治疗,杨以宁主任观患者舌苔白腻,精神疲乏,便以活血益气,熄风化痰,通络舒筋为主来进行辨证诊治。在使用中药调理时因病因随症调配方剂,并嘱咐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治疗总结
袁女士在服用一个疗程(40天)的中药后,说疼痛大大减轻了,用手触碰面部也不会再诱发疼痛,表示原来在进食、谈话、洗脸和漱口等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现在,已经慢慢恢复,也敢吃饭、说话等一些大的动作,晚上睡觉也不会有疼醒好几次的现象了,现在脸部虽偶尔有些疼痛,但是还是可以忍受。主任表示治疗已取得良好疗效,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巩固善后,便可以逐渐恢复面部神经,机体功能各方面也可以得到改善。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此病确实比牙痛还要痛,这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因此要想永久治疗三叉神经痛,就要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对症施治,早日康复!
杨以宁
北京中医知名专家
▼
临床诊疗经验四十五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国医大师周超凡亲传弟子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理事
神经内科联合诊疗中心会诊专家
北京全域联合面神经研究院专家
▼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面肌萎缩、头痛头晕、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梅杰综合征、三叉神经痛、癫痫、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脑缺氧、供血不足、中风偏瘫、帕金森、颈腰椎压迫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内科疾病。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5年,在中医诊疗面神经疾病方面颇有积淀和建树。早年学习中医时,师从中医学家关幼波的堂弟关隆老先生,潜心学习中医诊治疑难病。近年来不断探索,拜国医大师周超凡老先生为师,在中药用药方面继续下苦功夫,深入研究。
曾多次受邀参加中西医疑难病诊疗学术报告会并发表重要演讲。曾多次受到BTV北京卫视《北京您早》、《都市晚高峰》等栏目的采访;同时也作为北京法制晚报《健康大讲堂》栏目受邀嘉宾,对于面神经疾病进行科学宣教,得到众多业内人士和患者的广泛
1、典型三叉神经痛:
是指符合下列特征的三叉神经痛:
(1)疼痛为阵发性反复发作;
(2)有明确的间歇期且间歇期完全正常;
(3)有"扳机点"和明确的诱发动作;
(4)三叉神经功能正常。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为典型三叉神经痛。
2、非典型三叉神经痛:
是指符合下列特征的三叉神经痛:
(1)疼痛时间延长甚至为持续性疼痛,但可有阵发性加重;
(2)无"扳机点"现象;
(3)出现了三叉神经功能减退的表现,如面部麻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咀嚼肌无力和萎缩。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
特别提醒
为避免交叉感染又可以高效解决患者看病问题,专家为大家开通了远程视频沟通病情服务,所有咨询患者均享受以下绿色诊疗服务:
①随时随地咨询专家助理服务;
②享受与专家一对一诊疗服务;
如果您生活中有“面瘫、头痛、癫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梅杰综合征等面部疾病或者想了解中医是怎么治疗的”,长按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