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牧愚跟诊日记三叉神经痛,小试傅山ldq
TUhjnbcbe - 2021/6/29 0:31:00

最初接触这个名词是在很多年前,不知家父如何就患了这个病,每次发作的时候侧脸颊或左或右,脸部如雷击之痛,牙龈肿痛,口难开,只喝稀粥,晚上痛的睡不着,印象中在当地找医生针灸治疗月余康复。

那时候初出江湖,脑子回路不太一样,于是在万能的淘宝上搜索三叉神经痛,看到有家写着“祖传秘方余年,专治面瘫,痉挛肌肉萎缩,三叉神经痛等”的店铺,买了几包类似狗皮膏药的东东,工序有点复杂,要自己蒸热,然后用胶布贴在脸上。当时家人总说被骗了。不实践都是空谈,试试再说。后来发觉效果还不错,就这三包膏药管了几年。

后来习医,喜易。肾之阳,坎中满,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引坎为解,“坎为谁,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一生谁,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中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肾中真阳”又称“真阳”,“相火”,“龙火”,“命门火”,“虚火”,“无根火”等。

喜傅山,顺路看陈士铎,其中《辩证录》里有一引火汤,为治疗龙雷之火上炎的各种症侯。

里面有一篇咽喉门,同理。咽喉肿痛,日轻夜重,亦成蛾如阳症,但不甚痛,自觉咽喉造极,水咽少快,人腹又不安,吐涎如水,将涎投水中,即散化为水。人谓喉痛生蛾,用泄火药反复,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盖日轻夜重,阴蛾也,阳蛾则日重夜轻。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

----摘自陈士铎《辩证录》

傅山引火汤由熟地,五味子,茯苓,巴戟天,天冬,麦冬。重用熟地为君,90克,大补肾水,佐天冬、麦冬、五味子滋养肺阴,金水相资。巴戟天温补肾阳,阴中求阳,配茯苓利水下行,导龙归海。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头痛三则就有两个这方面的案例,其一是面赤如醉,每太阳出山便觉热流上攻,轰热难忍。某日突觉热流攻冲不止,右下颌角突如电击、火灼,陈陈剧痛,约3-5分钟发作1次。如此反复10余次,戛然而止,移时又发作如前。每日5时痛起,日中痛剧,下午5时渐松,太阳落山痛止,入夜则如常人。每日如此循环不已,已17日。便燥口干,双膝独冷,夜难成寐。脉洪大而虚,舌光红无苔。脉证合参,当属肾阴亏损,阴不抱阳,水浅不养龙,故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阴虚之患,寅末日将出而病,日中阳气大盛,故病重。日落阳气衰,得天时之助而暂愈。入夜阴气渐充,故如常人。法宜大剂滋水,导龙归海,引火归原,佐入酸甘柔肝缓急:

引火汤(九制熟地90克,盐巴戟天、天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白芍克,炙甘草30克,枣仁30克,葛根60克。3剂,再3剂,追访3年未复发。

里面亦提到《素问五脏生成篇》:“头痛颠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纵观历年病历,约在百人之数,悉属肾阴下亏,龙雷之火上燔,无一例外。病程愈久,病机愈显。盖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真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密。水足则火藏于下,温煦脏腑,统领一身之气化,是为健康无病。若因外感内伤,至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或肾水寒极,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归原之证。且肝肾同源,肾水既亏,肝失滋荣,肝中所寄雷火,势必随肾中龙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势,而见种种上热见证,如头痛,头晕,牙痛,齿浮,鼻衄,齿衄,目赤如鸠,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鸣如潮、口舌生疮、咽痛如火灼等。病机既明,当用“甚者从之”之法。水亏者,以引火汤壮水敛火,导龙归海;水寒者,以引火汤加油桂1.5克,饭丸先吞,温脏敛阳,引火归原。若以实火正治,苦寒直折,釜底抽薪诸法,非但不能愈疾,反致变生不测。

龙雷之火为脏腑内生虚火,与六淫外邪实火大不相同。有以上五点:

1、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

2、来势暴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外感多渐变,火不归原多吐变;

3、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相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

4、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外感无此病象,若出现此象,按火不归原论治,误用苦寒直折则危;

5、不渴尿多,渴喜热饮。

以上为火不归原证治之大略。三叉神经痛必挟龙雷之火,因颠顶之上唯厥阴可到。肝火暴虐,在大滋真阴引火归原之中,比佐柔肝宁络之品为妥。全方组成如下:

熟地90,盐巴戟天,天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白芍克,炙甘草30克,细辛15克,“全虫12只,蜈蚣3条”(研末冲服)。

脾胃虚弱者,易致滑世,加姜炭10克,砂仁10克。

龙雷之火上奔无制者,加油桂粉1.5克(刮去粗皮研粉,蒸烂小米为丸,药前先吞),引无根之火降而归肾,见效尤速。

--------------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细品陈士铎日咽喉门中日轻夜重为阴蛾,故补水以引火归肾。而李可老中医的案例则是日重夜轻,貌似有点矛盾,暂且搁置。

自从吾习医后,家人身体小疾即调,多无恙,人多厌常,易嘚瑟。近期,家父喝酒两宿,右脸颊痛,估计没原来那么痛,口难开,牙龈肿,已有经验,知道三叉神经再犯。

左寸微浮沉硬,关中按洪弦有力,尺弦偏硬;

右寸微浮滑结,关沉滑结有力,尺紧弦。

关脉比较明显,尤其左关,跟平时的弦脉像,但里面还有一股很强的力顶出来。对比李可老中医医案中脉象的“洪大而虚”跟“洪大五伦”,没体现出来,估计症状没有那么严重。眠差,半夜口渴,大便日几次,偏溏,舌像略,看不到。

恰逢春季,肝气升发,恰年岁渐增,肾不如前,肝肾同源,若肾水亏虚,肝失滋养,虚火亦上炎。

开方:九制熟地90白芍75炙甘草30巴戟天30麦冬30茯苓15五味子6细辛15砂仁剂

淡粥三日,豆豉送。药闭,曰:食寡,蒸扣肉。此时诸脉相对平,尺脉略紧,但右关沉滑有力,脸略肿,便稍溏,其他可。

处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干姜、*芩、*连、炙甘草、生晒参、酒大*。2剂

2日后,吃喝如常,眠亦可,痰多,寅时起。随症调。

昨日,岳母来,家父好客,又小酌,无语。

毕。

如今上实下虚的人很多,引火汤也不见得适合,还需仔细辩证,不过若是三叉神经痛,且久困暂无他法,可一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牧愚跟诊地点: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路南一里.梁少芬中医诊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牧愚跟诊日记三叉神经痛,小试傅山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