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孔*主任团队用时3.5小时成功完成首例显微镜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安全切除患者颅内肿瘤,精准操作仔细剥离肿瘤周围神经和血管,避免伤及其他脑组织。术后患者语言功能良好,头痛等症状逐渐康复。
接受手术的患者王先生今年63岁,1个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痛,伴右侧面颈部麻木,之前曾出现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近期病情加重,左侧肢体力量变差,在家人陪伴下来到海慈医疗集团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就诊。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患者颅内桥脑角区发现肿物占位,大小4cmX2cm。桥小脑三角区位于后颅窝的前外侧,集中了三叉神经、听神经、面神经以及岩静脉、小脑前上动脉等。桥小脑角区任何一种肿瘤都可能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三叉神经痛、听力下降、面部瘫痪、共济失调、侧肢乏力等,由于其结构的复杂和重要性,手术难度很大。患者肿瘤与脑干组织粘连紧密,更增加了手术难度。
经过完善的术前评估和准备,神经外科孔*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决定从右侧乙状窦后入路,为患者摘除肿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目前临床上桥小脑角区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既保证肿瘤及周围解剖部位充分暴露,肿瘤与脑干界面较为清楚,有利于保护肿瘤部位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创伤。
该患者肿瘤生长部位临近脑干,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术中稍有不慎会带来面神经、后组颅神经损伤,造成永久性面瘫、喝水呛咳等不可逆的症状。此类手术属于四级高难度手术,主刀医生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需要对血管、神经进行最大保护,孔*主任医师凭借多年累积的千余例手术操作经验,将包裹在肿瘤周围的神经、血管安全“剥离”,共用时3.5小时精准完成了手术,面神经保护良好。
据了解,此类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听神经瘤,发病原因不明,患者首发的症状大多是耳鸣,随着肿瘤的长大压迫脑干神经,会出现头晕和一侧肢体乏力无力,因此出现相关症状时,专家建议市民及早就诊,查明病因,避免延误病情,错失治疗最近时机。
专家简介
孔*
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等肿瘤切除术;熟练掌握三叉神经痛、癫痫以及帕金森等神经外科手术。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外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监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神经调控与康复学组委员、浙江省癫痫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坐诊时间和地点:
周三上午海慈医疗集团国医堂A楼2楼神经外科门诊
采写:范晓苹
供稿: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
专业审核:孔*
摄影:刘伟钟玺
编辑:李均雁
编校:谭华
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