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案分析11丨老年带状疱疹顽痛,扶阳是根
TUhjnbcbe - 2021/6/3 23:58:00
欧阳卫权医学博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发专业委医院青年名中医医学博士1患者情况介绍

胡某,男,87岁,-11-29初诊。

主诉:左头面、耳部带状疱疹神经痛3周。

发病已3周,外院中西药治疗后水泡干涸,仍疼痛不止。现症见:左头面、耳部疼痛,内耳痛甚,畏寒疲倦,心慌心悸,睡眠欠佳,舌暗胖大,苔白厚稍*,脉弦但重按减。(图文无关)2中医诊断:蛇串疮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症;

中医诊断:蛇串疮。

患者年已近九旬,且畏寒,疲倦,脉重按减,病已在少阴;舌苔白厚胖大,为兼夹有水饮,舌暗为兼夹有瘀。

故治疗当以扶阳为治本之法,处方以真武汤合四逆汤、当归芍药散加减:

熟附子30g,白术30g,茯苓30g,

白芍30g,当归30g,川芎20g,

干姜15g,龙骨30g,牡蛎30g,

蜈蚣2条,炙甘草15g,细辛6g,7剂。

二诊(-12-05):药后好转,诉疼痛已减轻接近一半,精神疲劳好转。前方加全蝎6g,6剂。

三诊(-12-11):诉疼痛减轻已过半,此次轻微有点牙痛舌痛。

前方去当归、川芎,加重白芍45g缓急止痛,加入骨碎补、牛膝以补肾、引火下行,7剂。

四诊(-12-18):诉疼痛减轻8-9成,牙痛也减轻,睡眠欠佳,口稍干,不苦,舌苔变薄。

考虑水饮证已不明显,前方去茯苓、白术,加入大剂量桔梗以疏泄而止痛,7剂。

五诊(-12-25):疼痛已轻微,牙痛舌痛轻微。

前方去牛膝、骨碎补,再加茯苓、白术,生晒参兼扶中焦脾胃之气,并合入带状疱疹专方瓜蒌红花汤,20剂。

六诊(-02-02):因胃胀不适来诊,问其带状疱疹疼痛,谓已很轻微。继续以真武汤扶阳固本,处方如下:

熟附子30g,白芍60g,龙骨30g,

全虫6g,苍术15g,茯苓60g,

枳壳10g,陈皮15g,干姜15g,川芎10g,7剂。

3案例分析

按语:本案患者年已九旬,疼痛极甚,精神疲倦甚,怕冷,舌头胖大,舌苔白厚,脉弦无力,一派少阴阳虚水饮之象。如果仅仅见痛止痛,选择元胡、川楝子、乳香、没药等所谓的止痛中药,很难取得痛止的临床疗效。

(图文无关)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在少阴阳虚,必以扶阳为根本。当阳气来复,自能调动体内机能而达到止痛的作用。故果断给予大剂真武汤、四逆汤等扶阳补肾之剂。

方中附子扶正温阳止痛,茯苓、白术利水化湿,白芍防止伤阴兼可解痉止痛,加入细辛、蜈蚣、全虫以增强止痛功效,龙骨、牡蛎安神定悸。

细辛对于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常用,止痛效果较好,《神农本草经》提到:咳逆上气,头痛脑动……利九窍。

临床上观察到,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带状疱疹初期即可见到明显的阳虚证,此时必须与附子扶阳,再兼顾其他兼夹。而不可仍循规蹈矩予龙胆泻肝汤等苦寒之剂戕伐阳气,动摇其根本。把龙胆泻肝汤当做治疗带状疱疹的专病专方者,慎之!慎之!故老年带状疱疹顽痛,扶阳是根本。

(图文无关)

(文中处方仅针对此案例患者,读者切勿擅自用药)

医院青年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禤国维、“古中医流派”李可等著名老中医。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如发热、咳喘、胃肠病、心悸、痹痛、月经不调、带状疱疹神经痛、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各科疑难杂症。出版个人专著《伤寒论六经辨证新探》,影响甚大。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3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8项。欧阳卫权经方工作室更多中医咨询分享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案分析11丨老年带状疱疹顽痛,扶阳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