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没有人可以逃过头痛、头面痛的侵袭。有的一过性,有的持续性,对于慢性疼痛患者而言,那是苦不堪言的经历。也许吃过各种各样的药,也许试过各种各样的偏方,也许走过手术的难关,但疼痛依然存在。
如果经历了很多诊治经过依然疼痛存在的你,是否了解过疼痛科?头面痛的源头一定在头面部吗?遇到这些情况也许疼痛科医生会帮助寻找到引发头面痛的真正元凶。
科普小课堂
前不久一位20岁的女子艺术体操运动员因“右侧额部及颈枕区疼痛半年伴双侧鼻塞流脓涕”就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电子鼻咽镜、鼻窦CT等检查确定为双侧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在规范用药没有明显缓解症状后叶海波副主任医师为她施行了内镜鼻窦手术,术后右侧额部疼痛及鼻塞流涕症状迅速缓解,一月后复查双侧鼻腔鼻窦内黏膜上皮化非常好。可是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位手术后迅速恢复几近痊愈的患者依旧抱怨颈枕部疼痛完全没有好转。
万般无奈下请来了疼痛科吕莹莹医生协助诊治,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引起患者颈枕部疼痛的真凶在颈部,随后给予超声引导下镇痛注射治疗,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治疗后患者颈枕部疼痛即刻显著缓解,并且维持了数天,后经每周一次持续4周的治疗,这位姑娘颈枕部的疼痛得到了完全缓解决。
鼻源性头面痛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常会面对头面部痛的患者。以头痛(鼻面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多与鼻部疾病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急慢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良性和恶性肿瘤、鼻咽癌等。
鼻源性头痛与鼻部疾病及部位有关,了解疼痛部位、持续时间、性质及诱发因素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额窦病变引起的头痛,部位较为恒定,多位前额及额窦区;上颌窦病变引起的头痛也多位于面颊部;筛窦病变引起的头痛可在鼻根、眶周区,也有在颞区和头顶区;蝶窦病变引起的头痛,部位则不那么明确,可以为枕后区或头顶区,也有整个头痛或说不清具体部位。
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有规律性,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一天不超过几个小时;如果头痛无规律性,持续时间很长,一天超过十几个小时,或头痛剧烈,不能忍受,则必须要考虑其他疾病以免漏诊误诊。
其他常见头面痛原因
尽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对于专科疾病引起的头面痛有一定认识,但是由于引起头面痛的原因实在是纷乱复杂,常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探究其病因。简而言之,如果排除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枢系统、血管性、眼部、鼻窦部等严重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我们也不能忽视肌筋膜源性以及颈源性因素的存在。
01
肌筋膜源性
人体全身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肌肉,尤其是多块骨骼肌,肌肉与其辅助装置如筋膜、滑囊、腱鞘等支撑起各种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实施。皮肤下的肌肉宛如一个强大的引擎,让我们可以吃喝玩乐、可以旋转跳跃奔跑攀爬。而在头面部,面肌与咀嚼肌更是让我们可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的表情。无论是浅层的颞肌、咬肌还是深层的翼内肌、翼外肌等出现劳损,都有可能导致额颞至颞下颌部位的疼痛甚至是假性三叉神经痛。而除了头面部本身的肌肉,我们也不能遗忘一些周围的帮凶:斜方肌与颞侧疼痛、二腹肌和胸锁乳突肌与眼痛耳痛额部疼痛等等,虽然不起眼,但是所起的“补一刀”的威力却是举足轻重。02
小关节源性
肩、髋、膝等大关节大家都耳熟能详,而神奇的人体里有许多构造精密的小关节往往被我们忽视,即使关节再小,它们同样基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再辅以韧带、纤维软骨等完成各种复合运动。比如颞下颌关节:
(戳链接收听杜冬萍教授讲解这个小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