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患者称为“天下第一痛”;
它发病时的疼痛程度甚至超过了女性分娩;
它的发作可以毫无征兆,如电击、如针刺、如刀割;
它经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牙痛;
它就是“三叉神经痛”!
啥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最顽固、也是最痛苦的疼痛性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
专家介绍说,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大多为单侧发病,通常表现为面部撕裂样、触电样、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或舌头前2/3最为明显。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通常没有预兆,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无疼痛,患者因为惧怕疼痛发作而不敢洗脸、剃须、刷牙、进食,所以口腔及面部卫生状况很差,全身营养不良,面色憔悴、精神抑郁、情绪低落,长期患病可产生神经营养性障碍,如局部面部皮肤粗糙、眉毛脱落等。
“三叉神经痛”到底该如何治疗?
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措施包括: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微球囊压迫术(PBC)、射频消融等方法。
1.药物治疗:适合初发病人,优点是费用低、没有创伤,缺点是需长期用药,且有头晕、肝肾血液系统损伤等副作用,一旦停药复发率高,随着时间的推延,药物剂量越来越大,疼痛的控制效果会逐渐变差,主要适用于早期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2.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可根治三叉神经痛的最有效的手段,适用于反复发作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的病人,存在相应手术风险;一般不会出现面部麻木不适。
3.微球囊压迫术:可有效缓解面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创伤小、恢复快,手术中无痛苦。适用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对手术有恐惧,不愿意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疼痛伴随多年,让她备受折磨
家住绩溪的王阿姨今年67岁,患有三叉神经痛已2年余,医院都进行过治疗。起病初期曾误以为是“牙痛”,拔牙过后症状无好转。在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后吃过卡马西平,喝过中药,做过理疗、针灸,但效果都不理想,每次发病时都疼痛难忍,特别是进食热物的时候更是容易诱发疼痛,非常痛苦,可谓寝食难安。
王阿姨的家人从病友那儿了解到我院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口碑不错,于是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我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张平主任对王阿姨的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又存在心肺等一些基础疾病,体质条件一般,且对开颅手术较为惧怕,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合通过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这个方式既能解除病痛,也更适合王阿姨的情况。
30分钟搞定2年病痛
办理入院手续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张平主任医师带领其团队作术前准备。
术中,通过一根穿刺针,从患者口角的面颊部进行穿刺,在C臂引导下避开复杂的动脉、静脉和神经精准穿刺到颅内卵圆孔,然后再从空心的穿刺针中置入导管,导管端头有一个小小的球囊,注射造影剂让球囊鼓起来,充盈后的小球囊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内节细胞和神经纤维进行压迫、破坏,阻断痛觉纤维的传导作用,达到止痛目的。
张平主任医师术后跟我们谈到,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PBC)无需开颅,创口仅有穿刺针眼大小,几乎无创伤,不用缝针,手术风险低,术后疼痛基本立即消失,且操作时间短,大约仅需20-30分钟,术后2天左右即可出院。
所以,微球囊压迫术尤其适用于高龄、体质弱、伴有心肺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开颅手术和惧怕开颅手术的患者,是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治疗手段。
王阿姨的手术进展十分顺利,手术结束后,折磨她2年余的三叉神经痛彻底缓解,久违的笑容又重新浮现在他的脸庞。
MORE延伸阅读一双妙手伏病魔,三根神针除顽疾
脸疼
三叉神经痛犯了什么错?
职场人别让三叉神经痛缠上你
jianke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