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开国上将采用掏心战法活捉韩德勤,假装什么
TUhjnbcbe - 2024/12/14 18:29:00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712.html
年9月,陈毅、张云逸在淮北泗阳县视察新四军九旅,张爱萍(右二起)、张云逸、冯定、陈毅、韦国清、张震寰、彭雪枫、张震球

开国上将韦国清自15岁起便参加革命,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经过无数次炮火的洗礼,最终由战士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现将其一些战斗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A.含泪埋葬老团长

韦国清在参加百色起义后,被调到军教导队学习。其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学兵连长章健教了他很多东西。年12月,韦国清被分配到由章健任团长的红7军56团团部任警卫排长。年,红7军决定向江西苏区前进,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汇合。 2月1日,红七军进至粤北乳源县梅花村,该村位于湘、粤两地交界处,高山重叠,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2月1日清晨,国民党军约3个团的兵力和一股民团,借清晨山间的浓雾,分左右两路悄悄向梅花村包抄过来。团长章健得知敌情后,迅速带领韦国清的警卫排和1营指战员冲到村子左侧的一个高地进行阻击。敌军前卫部队刚进村口,便被1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给打了下去。

没多久,敌又在火力掩护下,组织起规模较大的第二次进攻。敌人冲上来被红军打下去,再冲来,又被打下去……在连续打退敌军5次进攻后,我军伤亡也很大。韦国清带领的警卫排也被用在一线,进行顽强抗击。

韦国清命令战士们:不要盲目射击,等敌军进入射程后再打,防止浪费子弹。尽量不要交叉射击,克服一个目标两次打,要逐排消灭敌人。这一招果然好用,敌停我停,敌进我打。敌军刚想往前冲,第一排便被打倒,只要敌军前排一倒,红军这边枪声就停,从而使敌军暗暗叫苦。

60年代,韦国清陪同周总理在广西

章健伸出左手向韦国清做了个似圆非圆的手势,韦国清心领神会,也向全排战士做了个一挥手、一拉手的怪动作,战士们配合默契,一起猛打几枪后,便个个顺势收枪,卧倒在高地旁边。韦国清深深懂得老团长章健的意图,老团长是想使“回马枪”,更多地打击敌人。

当敌发起第6次进攻时,韦国清在章健团长的示意下,带领全排撤向高地另一侧,给敌造成一种红军抗击不住、撤出战斗的假象,以此诱敌深入。敌人果然上当,蜂拥着冲向这块空缺防守的阵地。

就在敌军快接近阵地时,韦国清带领全排,紧随章健,从一侧向敌军猛扑过去。然而,就在敌军快被打下去的时候,敌人的一颗手榴弹在章健身边爆炸,章健被炸成重伤,瘫倒在地。韦国清一看老团长倒地,让全排火力掩护,自己则冒着弹雨,奋不顾身地扑向老团长。

章健费力地睁开眼睛,看着韦国清一字一句地说:“你成熟了,指挥部队打得很好,战术运用很好,要保持、要继续进步、要、要……”章健话没说完就昏了过去。韦国清泪如雨下,迅速背起老团长,撤下火线。后来,虽经医生全力抢救,章健还是因为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这使韦国清格外伤心,满含热泪将老团长安葬。

B.与韩德勤的“超级缘分”

年7月,韦国清随红7军进入中央苏区,编入红3军团战斗序列。

9月15日,红军主力在兴国方石岭,截住了敌蒋鼎文第9师两个旅和韩德勤的第52师。韩德勤的部队经不起红7军等部队的猛烈冲击,被打得四下逃散。此仗一直打到正午,将韩师大部消灭。据多数俘虏说,韩德勤业已阵亡,但怎么找也找不到他尸体。

刚刚与敌激战、还是一身泥水的韦国清,奉命带人清点部分被俘敌军的枪械和人员数目。韦国清说:“在清点被俘人员时,要留心注意队伍中有没有混入韩德勤”。可是,在现场负责清查的人中,没有一个见过韩德勤本人,大家只是在报纸上偶尔见过,所以清点现场时,放了许多韩德勤的人头大像。

60年代,韦国清陪同朱德在广西

当登记到一名满脸黑灰、衣着油迹的伙夫模样的人时,韦国清觉得这人很像韩德勤,但比画像上的人长得粗俗,还一副脏乎乎的样子。韦国清有点不放心,拿着画像与面前这个人仔细对照起来。他警惕地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此人也不敢抬头,怯怯地说道:“伙夫”。

“叫什么名字?”

那人刚想说话,远处传来一阵喧哗,连里一名战士气喘吁吁地向韦国清报告:“连长,韩德勤被抓到了!”“哦?在哪里?”“被兄弟单位带去审问了”。韦国清面露喜悦之情,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特像韩德勤的人,问道:“愿意当红军吗?”那人摇了摇头,于是按惯例让人发给他3块大洋,算是回乡费。那人一个立正,然后又弯腰道谢。收起银元,便跟随大批被释放的俘虏离开。

过了近3个小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刚才抓到的不是韩德勤,弄错了。并且据说韩德勤穿了伙夫的衣服,在我们这个俘虏队伍里。韦国清一咬牙,看着面前只剩20多人的俘虏队伍,没有一人穿伙夫衣服,也没有一人长得像韩德勤。韦国清恨得一跺脚:“那家伙肯定是韩德勤!”只可惜莽莽大山,已无处寻觅。

就是这个韩德勤,似乎与韦国清有着“不解之缘”。12年后的年2月,蒋介石命令韩德勤、王仲廉东西对进,夹击新四军第4师。新四军发起了山子头战役,对侵占山子头一带的韩德勤部实施自卫反击。

战斗于3月18日零时打响,第4师第9旅主力在旅长韦国清指挥下,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掏心战法,甩开敌军阻击部队,冒雨一路猛插,一举突破敌人防线,最后活捉了韩德勤。韦国清站在一个较高的土堆上,看自己的第9旅在清查列队的战俘。这时,一名战士把一支左轮手枪送到韦国清手上。韦国清握着精致的左轮手枪,仔细看了看,问道:“枪从何来?”

战士一指远方列队的战俘回答:“是从一个穿宽大士兵服的俘虏手上缴获的,那人刚准备把枪扔进河里,被我们一把抓住。”

年,邓小平和彭冲、韦国清亲切交谈

韦国清又仔细看了看枪,心想,握有这把枪的人来头一定不小。顺着战士的手指,他看出穿着宽大士兵服的所谓“战士”不是别人,正是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此前,韦国清已接到上级对韩德勤“不打死、不活捉,私放为宜”的指令。因为韩德勤死要面子,这样做是放他一马,也好让其回心转意,一致抗日。

韦国清本想走过去和他“叙叙旧”,考虑到有上级的指令,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下令把站有韩德勤那一列的俘虏先放了。此举,也为下一步与韩德勤订立协定埋下了伏笔。

C.乌江边上架浮桥

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出发前,军委将红军大学、第一、第二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等4所学校合编为红军干部团,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辖上级干部队和4个营。其中,第4营即特科营,营长韦国清,政委黄金山,辖炮兵、工兵、机枪3个连。

年12月31日,韦国清率领特科营进到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附近的一个村子。和黄朝天一起,由陈赓团长领着,他们来到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住处。

周副主席指着地图,扼要地向他们介绍了敌我态势:渡过湘江后,追敌紧追不舍,蒋介石又令黔军在乌江北岸布下重防,妄图前后夹击我们。只有突破乌江,才能粉碎敌人的围攻。而乌江渡口只有两只小木船,在乌江架桥才是出路。陈赓团长当即表态,马上带领部队到江边,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年元旦凌晨,韦国清命令工兵连紧急集合,冒着寒风冻雨,沿着崎岖的山道急进,天亮时赶到江界河渡口。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江面宽米,最深处15米,流速为每秒1.8米。工兵连得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架设浮桥。这时,步兵部队负责帮助他们砍黄竹、伐木材,搜集绳索和箩筐等架桥器材。红1军团将以火力掩护工兵连架桥,军团炮兵连则寻机炮击对岸之敌。

工兵连用3层叠起的竹排做桥脚,中间摆上连接好的枕木,上面再铺上门板,组成一节一节的门桥。陈赓、韦国清和工兵教员都认为门桥牢固适用,就把门桥定了下来。但怎样把门桥固定在浮桥轴线上呢?这是一大难题。

工兵教员何涤宙、谭希林提出用大石头当锚来拖住门桥。大家围绕着石锚的改进七嘴八舌,从单块石头改为用竹片编成大篓子,里面装着大小石块,中间交叉三根两头尖的长木棍作为锚爪,石锚顶端系上一条粗锚纲,每个石锚足有一两千斤重。

石锚在竹筏上制成,用竹筏运到下水地点后再推入江中,这种石锚果然把门桥拖住了。随着这个难题的突破,架桥速度倍增。苦战36小时,工兵连终于克服水流快、器材缺、工具少、军情急、时间紧等困难,把乌江浮桥由南岸架设到北岸,为红军直下遵义开辟了通路。

D.为保卫党中央而负伤

年6月1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在瓦窑堡成立,共设3个科。其中第3科又称普通科,培养连排干部。普通科以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设3个营,韦国清任第1营政委,营长陈士榘。

罗瑞卿在军事科学院视察工作时,与(右起)韦国清、王平、张震等在一起。

当时,红一方面军主力正在进行西征战役后方兵力薄弱,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党政军机关都驻在瓦窑堡,在那里,只有韦国清和营长陈士榘率领的第一营称得上是战斗部队,因此他们便担当起警卫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重任。

6月21日,国民党军高双成部及民团近千人,乘红军主力西征之机,突袭瓦窑堡。周恩来紧急命令陈士榘、韦国清率队出城迎战。陈士榘、韦国清率1营刚出城占领好有利阵地,便与敌人交上了火。战斗打得很突然,更打得艰苦,1营指战员在陈士榘、韦国清的率领下一边英勇战斗,死死抗击敌人进攻,一边选派精干力量,掩护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关转移。

为了更加有效地抗击敌人,营长陈士榘率先头连队与敌抢占一个关键高地。由于敌众我寡,陈士榘率先头连抢占高地后,却被敌军团团包围。在此情况下,韦国清带领后续连队从敌人的包围圈外猛烈打了过去。韦国清让部队边打边齐声高喊:“冲啊!大部队来啦!别让敌人跑啦!包围住啊!”陈士榘这时也在包围圈中指挥战士们猛打猛冲,使敌陷入两面迎战之地。

韦国清拿着驳壳枪冲在最前面。敌人一排子弹扫来,冲在前面的韦国清腰部中弹,倒在地上。他强忍剧痛慢慢站起来,一手撑着腰部,一手握着手枪继续指挥战斗。

这时,陈士榘、韦国清带领的部队已打开敌人的包围圈汇合到一起,并乘势加大对敌人的进攻。同时,韦国清又让战士们高喊 “大部队来啦”的口号,使敌误认为我大部队真的来增援了,不得不撤出战斗。

战斗结束后,韦国清由于腰部疼痛难忍,鲜血直流,一下子瘫倒在地。战士们为他简单包扎了一下,由于没有担架,只好搀扶着他,走了好几天,才赶上前面的部队。

到达安全地域后,医院设备简陋,缺这少那,开刀时没有麻药,只能用盐水在伤口上消消毒,疼得韦国清浑身直冒冷汗,出院好久了,伤口还在流黄水。29年后的年,韦国清在上海检查身体时,专家检查他的腰部枪伤后说:“好险啊,差一点就打到脊椎神经了!”(王辅一 张学亮)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国上将采用掏心战法活捉韩德勤,假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