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硬膜外麻醉的适应证与方法
TUhjnbcbe - 2024/9/30 10:10:00

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系指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脊膜外腔使部分脊神经根阻滞的麻醉方法。应用该法,麻醉范围呈节段性,肌肉松弛作用良好。硬脊膜外阻滞法分单次法和连续法。单次法麻醉扩散较广、阻滞效果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但麻醉时间不能任意延长;连续法麻醉持续时间可根据手术需要延长,但并发症、意外较多。

1.适应证

(1)腹部、盆腔、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疼痛治疗。

(3)颈部、胸部的某些手术,但要慎重选择。

2.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除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相同外,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也禁用。

(2)相对禁忌证:心脏病、高血压、高龄及严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者。

1.术前6~12小时禁食。

2.备好应急抢救器具及药品。

3.术前用药原则与其他麻醉方法相同。

2.体位侧卧位(下肢手术患侧朝下),背部近手术台边缘,并与地面垂直;头前屈并垫一高枕;背屈,抱膝位。

3.定位

(1)平髂棘最高点为腰4棘突或腰3~4间隙。

(2)平两肩胛下角连线为胸7棘突或胸7~8间隙。

(3)颈7棘突较长,可作为骨性标志。

4.穿刺前检查首先应检查硬膜外导管是否完整、通畅,硬度是否适中,刻度标记是否准确无误,并将导管内、外以生理盐水冲洗。硬膜外穿刺包使用前,还应检查消毒标志、有效期和包装是否完整。

5.穿刺方法

(1)直入法:取6号针以穿刺中点作皮丘行皮下深层浸润麻醉后,换9号或12号粗针破皮;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18G或16G硬膜外穿刺针,沿破皮处进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后改双手持针。左手持针身,右手持针柄,缓慢前行。经棘上、棘间韧带后进到黄韧带,有坚韧感,取出针芯,接2ml或5ml针筒内少许空气试探。如阻力大,气泡压缩变形可证实针尖位于黄韧带,按需要将穿刺针斜面转向头部或尾部,然后边试阻力边进针,至针尖阻力骤然消失,或有明显突破惑,此时注入空气或盐水无阻力,回抽无脑脊液可见。若注射器乳头内气泡搏动与脉搏搏动一致,则证明针尖已达硬膜外腔。

(2)侧入法:穿刺点离中线0.5~1cm,穿刺针倾斜15°向头中线方向刺入,经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达黄韧带,其余操作同直入法。

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无论单次法或连续法都必须注射试验剂量。注入试验剂量5~10分钟后,经确认在硬膜外腔,视情况可以一次或分次追加剂量,也可以先置管后注药。通常,一次加预定全量麻醉效果最佳,但应注意麻醉平面和血压变化。

先开放静脉,在血压、心电监测下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5ml(小儿、老年及全身情况较差者减量),密切观察患者,为排除导管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的可能,可反复拍吸观察有无脑脊液或血液流出。5~10分钟后测试平面,根据测试及患者情况,给予一次或分次追加剂量,直至达到手术要求。必须强调的是置管后及每次注药前都必须回抽,无脑脊液方可注药。

(3)高位硬膜外阻滞:用于颈、上肢、胸壁手术,穿刺部位位于胸6以上,操作者应具有一定经验,在严密监测EKG、SpO2(中低位同)、血压、呼吸下实施。试验剂量为1%利多卡因与0.1%~0.15%丁卡因混合液(含1∶20万肾上腺素液)4~5ml,以后按需要追加剂量或给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剂量同上。此法现多主张不用或慎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硬膜外麻醉的适应证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