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文读懂儿童安全用药安全用药100讲第
TUhjnbcbe - 2024/9/14 17:29:00
北京白癜风手术 https://m.39.net/disease/a_d6psx0y.html

[本文由朱药师根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中,具有特殊生理特点,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尤其婴幼儿的用药更为复杂,风险和安全隐患多。诊断要正确、药物选择配伍要科学、剂量要准确、给药途径要合理。家长们应该掌握基本的医学常识和用药知识,同时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下面朱药师为您整理了儿童合理用药注意事项,不要独享,转发给亲朋好友吧。

★儿童合理用药“八要”

1、要对症治疗

应选用仅用于治疗该症状的药物,要尽量少使用复方制剂,药物成分越复杂,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就越大。比如,如果孩子仅仅有发热的症状,就只用可以退烧的药,不要用还能止咳、缓解鼻塞的药物。

2、要坚持“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原则

用口服剂能解决的就不要打针,肌内注射能解决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能局部用药的不主张全身用药,能用普通抗菌素就不要用高级的特殊抗菌素。

3、要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

儿童药物品种不是很齐全,好多药物对儿童的安全性没有研究结论。有些药物是不能给孩子服用的。如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各种“xx沙星”)会影响软骨发育,小儿禁用。

儿童专用药品,不仅安全,还便于孩子吞服,发挥药物应有效能。如:糖浆剂,干糖浆,果味型片剂、冲剂、滴剂、口服液,还有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固体药品,例如容易咬碎的咀嚼锭、颗粒状的粉剂等。

4、要认真查看药品说明书

家长在给孩子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这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步骤。药品说明书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和认识该药的成分、剂量、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证、药品贮藏,以及在服用该种药物时应该禁忌的食物或者运动等注意事项。

服药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及时与药品说明书核对,有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停药或更换其他药品。

5、要精确计量小儿用药量

儿童肝肾尚未发育完全,绝不能“差不多”、“大概”,药量不准,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毒性或治疗失效。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固体制剂,根据用药量和规格,确定吃一粒、两粒还是半粒。如果是液体,可用带刻度的喂药器(如滴管、量杯、勺等),以精准量取给药剂量。

儿童用药量的三种计算方法:

1.按体重折算。这是最常见的方法。2~12岁孩子体重可用下列公式推算:体重(公斤)=年龄×2+8。知道了孩子的体重,再乘以某药每公斤体重每天的药量,然后再分次服用即可。

2.按成人剂量折合。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公式为:儿童用药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数÷50。如红霉素成人每日服2克,那么10公斤的儿童每日服药量为:2×10÷50=0.4克,即毫克,再分3次或4次服就可以了。

3.年龄剂量。初生~1个月成人量的1/15;2~6个月成人量的1/10;7~11个月成人量的1/5;1~2岁成人量的1/4;3~4岁成人量的1/3;5~6岁成人量的2/5;7~9岁成人量的1/2;10~14岁成人量的2/3。

如果孩子过胖或过瘦,可采用体重折算法:儿童剂量=成人剂量/50×儿童体重。

6、要采取正确的服药方式

不能随意改变药物剂型。该吞服的药物要吞服,该嚼服的药物要嚼服,随意改变剂型服药,不仅直接影响药效发挥,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儿童服药最好用白开水送服,糖水服药可能影响药效。

采用正确的服药姿势。大多数口服剂型的药物,服用时最好采用直立或端坐的姿势。卧床休息的患儿,最好在家长帮助下,采取坐位服药。

7、要交接明确

当孩子生病时,可能会有多个大人来轮流照顾孩子。建议把孩子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病情变化等统一记录在一张纸上。在不同的人照顾孩子时,要交接明确,每个照顾孩子的人都应该知道孩子用了什么药、该用什么药,能有效避免重复用药、错用、漏用。

8、要安全存放药品,注意存放条件,定期检查

用药后,家长应该把瓶盖拧紧,药品应该放到儿童看不到也够不着的地方。不要随手把开封的药物放在桌上或抽屉里,床头和手提包都不宜放置药品。一般药品都要求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防止药品失效。定期检查家里的药品,把过期的药扔掉。

★儿童合理用药“八不要”

1、不要太依赖药物

很多家长过分依赖药物,比如,小儿热度不退,解热药频频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其实在体温不超过38℃时,只要多喂开水即可。再高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枕冷水袋、酒精擦浴等。医院查找发热的原因。盲目用药物退烧,可能掩盖病因病情。

2、不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用一种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合并应用几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由于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或药效相抵消的问题。

3、不要仅凭经验给孩子用药

一些孩子会经常感冒发烧,家长就在家备上很多感冒药、退烧药,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就“久病成医”、凭经验给孩子服药。但是,家长自己给药有可能会误判断,延误治疗。

4、不要让小孩吃大人药

首先是剂量难以把握,有些非儿童专用药物剂型,家长无法计算准确用药量而影响药效。更重要的是,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并非成人剂量适当减少即可,有的药就属于禁用和慎用之列。

5、不要滥用抗生素

家长给孩子自用抗生素的现象很普遍。但抗生素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感染的种类、严重程度、有无过敏史等,若家长随意给孩子吃抗生素,不仅不能起治疗作用,反而可引起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6、不要滥用退热止痛药

随意使用退热止痛药或增加退烧药剂量,很容易引起儿童虚脱甚至休克。另外,退热止痛药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常见的退热止痛药因含有非那西丁,易使小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降低携氧能力,造成全身组织器官缺氧。

7、不要滥用止咳药

止咳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剧烈无痰干咳效果明显,但长期使用有成瘾性,需凭医生处方购买。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OTC止咳药时应特别注意,小儿一般不适合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含有可待因、右美沙芬成分的止咳药。滥用止咳药,后果很严重。

8、不要乱用外用药

给孩子使用外用药也要小心,尤其是对新生儿,他们的皮肤、黏膜面积相对比成人大,皮肤角化层尚未发育完善,无论外用、滴眼及滴鼻的药物吸收量都较多,过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

-------------------------------------------

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吧!传播知识,关爱他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文读懂儿童安全用药安全用药100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