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一种充满未知的疾病,与人们日常接触的许多疾病不同,没有任何两个自闭症的孩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症状,他们的表现千差万别,其表现的复杂性,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认知。
·据最新数据统计·
世界上孤独症患者有万
每20分钟就有1个孤独症儿童诞生
中国孤独症患者超过万
0~14岁患者或超万
(实际预估~万)
每年以近20万的速度增长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自闭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重视起来,但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关于自闭症的很多社会性传言,不仅误导了大众认知,也引发了不少家庭的恐慌,甚至耽误了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治疗。
谣言1『自闭症皆为高知家庭』
在实际案例中,有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是自闭症,他们的父母没有过高的学历。导致人们对自闭症皆为高知家庭这种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文化水平低的家庭对于自闭症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去确诊、去康复训练,这些家庭的孩子没有被统计进去,很少被网络曝光出来,而那些高知家庭能及时了解自闭症,积极干预,甚至被登上媒体报道,统计数据中高知孩子的比例自然就高一些。也就造成了人们的普遍印象。
谣言2『自闭症多是后天形成的』
儿童自闭症起病年龄大多在2-3岁,婴儿自闭症通常在出生后第一年表现出来,不会晚于3岁发病。自闭症皆为先天性,在胚胎发育期就已经出现异常。建议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们不要过量纠结病因,更多的是看到“孩子存在问题,需要尽早干预”。
●患病是因家长对孩子照顾不周?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很多父母会有自责的情绪,总怀疑是因为自己在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上犯了什么错误,比如把孩子交给长辈抚养,而长辈性格又很保守、内向;或者自己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玩等。
而事实上,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广泛发育障碍,是先天性的疾病,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并无直接关系。由于患儿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连通过度或不足,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自闭症人士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终身受到障碍,使得他们无法获得有品质的正常生活。
●自闭症与食物、药物有关?
曾一度有人认为,食物中的酪蛋白导致了自闭症;更有一些人将它归咎于孩子注射的疫苗身上,特别是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中用来防腐的水杨乙汞。更有人认为自闭症是因为孩子出生时营养摄入不足所造成的,目前这些说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谣言3『自闭症孩子都不爱说话』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不再强调语言发育障碍,有的自闭症孩子还可能从小语言发育很快,不但掌握很多词汇量,还喜欢到处认字、随着电视电脑学习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等。
自闭症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不同的孩子语言发育程度可能天差地别,大部分自闭症儿童掌握语言的时间晚于正常儿童,但只要通过及时、正确的干预,绝大部分自闭症的孩子终究还是能掌握语言的。只不过与普通孩子相比,他们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大大增加,而终究掌握的程度也存在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喜欢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自己好“安静地呆会儿”,滥用电子产品极可能会损伤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可能会造成孩子产生类似自闭症患儿的语言发育缓慢等问题。
谣言4『不和别人玩就是自闭症』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是“社交交换和社交互动障碍”,即人际交往障碍,但是有障碍不等于无交往。自闭症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各异,大部分不主动与人交往;部分人很想与人交往、但缺少交往技能。如人际交往没有界限感、跟陌生人都很快能“聊天”(但不管他人听不听,都在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会“察言观色”、不理解他人的感受;部分孩子喜欢肢体动作交换、乃至“拥抱”“亲吻”同龄儿以示交往、但这些方式与我们文化不相称、以至于不受大家喜欢。
谣言5『自闭症孩子都有“超能力”』
部分患儿具有所谓的“超能力”或某方面特长,主要是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两类群体,现在的医学诊断不再去诊断高功能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都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孩子的超能力或特长,如果是某一门学科,可以朝着这方面去努力,有可能会成为孩子将来的职业选择。但是,我们还是强调孩子的整体发展,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