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片纸落去四宰执丨清平乐中的右司谏韩琦
TUhjnbcbe - 2023/8/15 22:23:00

热播的影视剧《清平乐》改编自网路小说《孤城闭》,主线采用了小说里的背景时代,但是改动颇大,将原书中的主人公徽柔公主和内侍梁怀吉改为了宋仁宗赵祯和曹皇后,公主的情感故事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这样的改动,围绕着宋仁宗与国家治理,就把宋代的许多名臣都纳入了进来,一个个的名字灿若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都是载入史册、对国家和社会治理上做出了自己独到贡献的人。

电视剧一开篇,少年天子在街市坊间寻求和生母李顺容做出来的味道差不多的蜜饯果子,偶遇了一个差不多同龄的男孩子,男孩言辞犀利将卖果子的店家的苦难遭遇归咎于当今的官家不好,治理国家*策措施不到位。这个小鲜肉就是后来在宋仁宗时期曾经做过10年宰相的河南安阳人氏韩琦。

少年韩琦和少年天子的坊间相遇之机缘

韩琦,生于年,在历史上是响当当的人物,苏东坡曾经将韩琦和欧阳修、富弼、范仲淹并称为“四大人杰”。可见,韩琦在当时的影响。

韩琦在真实的历史中,出身于官宦家庭,相州安阳人(今河南安阳),从小的家境虽然不错,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靠兄长们将他抚养长大。史书记载其“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

不过令兄长们欣慰的是韩琦志向远大,学习刻苦,亦有天分,年,韩琦参加殿试被录为进士,从此进入仕途。经查资料,韩琦历任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枢密副使、资*殿学士、宰相、魏国公。

电视剧《清平乐》殿试后脱颖而出的韩琦被点名出列

可以说,对于韩琦自身的定位,从小到大没有改变过,都是希望能够在*治上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和舞台,因而历任任上,韩琦都是竭尽全力,做好自己职务范围的事情本分。

韩琦入朝为官,勤勉锐利,不惧权贵

少年时代的那间蜜饯果子铺因为宫里的人争相采购并哄抬物价,而导致果子铺的民家连采买原材料和家里病人的药物都无钱购买,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韩琦借禀报这件事情的机会言明心志,在任期间一定对得起自己的职务身份。

韩琦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平时的韩琦一直以敢说话而著称,连宋仁宗都在私下提醒他说:稚圭如果遇事可以不急躁,那就更好了。

当然,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如果能够有大的改变,韩琦也就不是这个敢于仗义执言的韩琦了。

年,韩琦在右司谏的位置上,就是影视剧中表现各地灾害不断的时期。先是西边的赵元昊频频显现出反叛的苗头、接着又是地震、民间种植的庄稼作物连年减产,连皇后都忧心忡忡在后宫试种新的水稻品种看看能不能帮助老百姓实现多种一季粮食作物的可能。

而在这个但凡有点儿担当精神的人都会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殚精竭虑的时刻,当朝宰相王随、陈尧佐因为前期是吕夷简为相,此时吕夷简才被贬黜京城不久,王随和陈尧佐还没有习惯承担责任,能力上也相比之前喜欢独断专行的吕夷简要差了很多,所以看上去两个人是互相推诿塞责、完全没有起到作用。

副宰相韩亿、石中立更是能拖就拖、答非所问的样子,群臣们怨声载道,但是大家基本上也就是就事论事,没有特别犀利的人非要追责的。

韩琦则不一样,作为谏官,在其位谋其*,他再一次急躁起来,奋笔疾书写了《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洋洋洒洒的文字对以上四位宰相进行了弹劾,认为他们完全是尸位素餐、平庸无能之辈,再这样拖延下去,恐怕大宋的千秋基业要毁在他们这群人的手里。

剧中韩琦拍案而起、奋笔疾书而成的弹劾书同在当值的苏舜钦和富弼夸赞写得好韩琦表示自己只是考虑到内忧外患之时,必须有所对策

第二天的上朝,这份弹劾书在朝堂之上宣读,令宋仁宗对上述四人非常失望,震怒之下,宣布将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全部罢免,这就是大家底下佩服韩琦的本事,嘀咕“片纸落去四宰执”的经过了。

但是考虑到两位宰相年事已高,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何况他们以前在任期间多少也是做出了自己一定贡献的,只是能力确实欠缺,年龄大了又产生惰性,就更加容易得过且过罢了。宋仁宗安排身边的内侍中贵人张茂则对两位老宰相专门到府上进行了抚慰,不得不说宋仁宗的“仁”*深入民心。

有意思的是,剧中退潮时,夏竦有意识地要示好韩琦,对年轻有为的韩司谏表达出略微亲密的举动时,却被韩琦白了一眼就先行离开了,足见韩琦的骄傲与年轻气盛,毕竟,这个时候韩琦也不过才刚刚30岁。

夏竦的有意示好,拿着甲骨和残简说事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嘛

韩琦的历史评价甚好,大多数记载都认为韩琦性情刚直,欧阳修说他“纯正而质直”,司马光说他“琦实有忠于国家之心”,基本上都认为韩琦行事相当光明磊落。

韩琦共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比较著名的*治方面的主张还有大力发展农耕机械,走科技兴国之路;再有就是和王安石之间就“青苗法”提出的发对意见了。

韩琦在任上,很多人称他犹如大宋的“定海神针”。说两件小事吧:

①宋仁宗一直没有子嗣,好不容易有了儿子又夭折了,在没有子嗣,一直催着他尽早过继个宗室子弟的劝谏人员基本上是曾任过太子老师的晏殊和谏官韩琦。好不容易将赵宗实接到宫里,从4岁就开始由皇后教导,有了自己的儿子宋仁宗立刻把赵宗实送回了自己家,等儿子夭折了,又再将赵宗实接回来,赵宗实的神经紧张而脆弱。

等到仁宗过世、赵宗实作为宋英宗继位之时,他忽然出了毛病,在大殿上跑来跑去还嚎啕大哭,重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韩琦冲上去抱住宋英宗让他安静下来,送回内室,并厉声呵斥,出去之后严禁议论此事,一旦走漏风声,严惩不贷!

②宋英宗身体一直不好,等到看着宋英宗过世,安排了宋神宗要即位的重要时刻,忽然群臣发现宋英宗的手又动了几动,大家又懵了,不知道是应该把宋神宗退后,还是如何办?还是韩琦,思考片刻后决定按照原计划执行,并加上补充如果宋英宗能苏醒复原就是太上皇!当然后来宋英宗还是没能真正醒过来。

从这些事情的处理上来看,应该说韩琦整体上的思路是比较超前于时代,确有真才实学的,又对国家和社会治理抱有满腔热忱,积极辅佐君王,尽自己人臣的本分。

韩琦也曾经和范仲淹一起在外带兵打仗,二人被合称为“韩范”。韩琦其人颇有才学,在诗词文赋方面也有自己的建树,现存的诗词在古诗文网上存有首,其中不乏长篇诗词。下面我们将他写的两首《安阳好》贴出来以飨读者:

安阳好/忆江南韩琦安阳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和气镇飞浮。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

安阳好韩琦安阳好,戟户使君宫。白昼锦衣清宴处,铁楹丹榭画图中。壁记旧三公。棠讼悄,池馆北园通。夏夜泉声来枕簟,春来花气透帘栊。行乐兴何穷。

这就是我大安阳的历史名人韩琦了,怎么样?是不是颇有经世治国之文韬武略啊?这要感谢《清平乐》带我们认识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历史人物韩琦。

(全文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片纸落去四宰执丨清平乐中的右司谏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