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大神经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防疫新形势,居家备药指南,赶紧收藏 [复制链接]

1#

居家防疫不停歇

Theepidemicpreventioncampaignneverstops

中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悠久,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深入参与新冠救治全过程,不仅在快速改善症状和减少转重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预防、康复乃至心理调摄等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医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在居家封闭期间,市民朋友可将多种中医药手段贯穿到日常防疫之中。对高风险和重点人群,可采取“先证而治”“截断扭转”的策略,主动选择具有防疫作用的中药予以及时干预。

自辨新冠的10个征兆

1.头痛,喉咙痛,充血。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会导致肺部异常,使体温升高,最终导致喉咙痛和充血。

2、发烧。发烧是新发性肺炎最常见的症状。

3、腹泻。少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这是新冠病毒感染了消化道导致的。

4、干咳和胸闷。每个人感染后发生的早期症状都不同,有的人可能有干咳胸闷,这种干咳的症状往往不伴有咳痰;

5、寒冷和身体酸痛。新冠肺炎早期部分患者会伴有轻度的四肢抑或腰部、背部肌肉酸痛畏寒等症状;

6、红眼病。早期症状也可见于眼睛,导致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7、乏力。新冠早期的患者会感到身体四肢倦怠,酸软,稍微一活动就有乏力感的新冠肺炎症状;

8、疲劳。对一些人来说,极度疲劳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征兆。

9、嗅觉和味觉丧失。在轻度至中度的npv病例中,嗅觉和味觉丧失是npv症状最不寻常的早期症状之一;

10.声音嘶哑。呼吸急促通常不是新发肺炎的早期症状,但却是最严重的。

01

常备药方推荐

贞和推出的防疫方以卫健委防疫方为基础,结合云南本地症候特点配置而成。具有防疫、润燥、健脾益气、固表止汗、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抗疫能力,而且安全有效,老少皆宜。

此方主要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为主,对于身处管控区或防范区的普通人群,可首选具有益气固本、清热利湿作用的代茶饮预防方:黄芪、防风、炒白术、连翘、薄荷、金银花、神曲、炙甘草、马鞭草;口感清新,全家老少皆宜。

一剂可服用2天,每次ml(5-10岁儿童减半),一日三次,饭后温服,忌生冷、香燥、油腻;多饮温水,适度运动,按时休息;

☆售价:18元/付

◆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合并慢性疾病等情况者禁用;

(一人一方,临方炮制,如有需求请咨询医生)

02

服用中药防疫方会出现不

良反应吗?如何应对?

针对新冠感染后的普遍症状与证型,绝大多数防疫方含有清热解毒的药物,药性偏寒凉。因此,脾胃虚弱的人服用后,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甚至出现腹泻。因此,建议温服中药汤药,不宜冷服;如出现胃肠不适、腹泻、胃口减退等情况,可停药。中药汤药可在药液中加入3-4片生姜共煮后服用,即可缓解。一般停药后上述症状会自行缓解,如未缓解请咨询医生。

03

防疫香囊

中医经典著作中历来都有用中药芳香疗法来防治瘟疫的记载。所用药物大都具有提升正气、芳香化湿、避秽祛浊、理气和中的功效,从而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组成:藿香、苍术、石菖蒲、姜黄、木香、豆蔻、草果;

◆用法:上味等份,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每袋10~30g,挂于室内或人群密集地方,或随身佩戴,每周更换一次。☆售价:16.9元/个

04

中医日常防护小方法

除了服用中医防疫方之外,还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功法,以推动全身气血运行,增强体质,起到预防疫病的作用;同时,坚持练习,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调节情志,促进疾病康复。自我穴位按摩,可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理筋整复,还能够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起到预防与康复作用。防治新冠肺炎,推荐风池、迎香、合谷等穴位。

风池穴

可疏风清热,通宫利窍,醒脑安神。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取穴时,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大拇指指腹位置即是。

迎香穴

可疏散风热,通利鼻窍。位于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眼睛正视,在鼻孔两旁五分的笑纹(微笑时鼻旁八字形的纹线)中取穴即是。

合谷穴

可疏风清热、清泄肺气。位于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穴时,将一手的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即是。

◆操作方法:以拇指螺纹面按住穴位,持续下按、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度,按压10秒后,缓缓上抬,再往下按,反复操作,按8-10次;每天早晚各做1次。

◆注意事项:孕妇、体弱、老年人骨质疏松、饱餐后及局部皮肤感染不宜进行穴位按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