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部麻醉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时,产生相应的神经根阻滞,并有良好的肌肉松弛,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又称为脊椎麻醉,简称腰麻。
1.适应证适用于下腹部、下肢、会阴部、肛门、直肠及泌尿系、盆腔内的时间较短的小手术。
2.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休克,严重全身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高压症,凝血功能异常,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恶病质,穿刺部位感染及脊椎畸形外伤,脊髓肿瘤患者。
(2)相对禁忌证:老年、心脏病、高血压患者。
1.术前6~12小时禁食。
2.备好应急抢救器具及药品。
3.术前用药原则与其他麻醉方法相同。
1.体位侧卧位(下肢手术患侧朝下),背部近手术台边缘,并与地面垂直;头前屈并垫一高枕;背屈,抱膝位。
2.定位两髂棘最高点连线与脊柱相交处为第四腰椎棘突或第3、4腰椎间隙,穿刺点可选择腰3~4或腰2~3椎间隙。
3.穿刺方法
(1)直入法:于穿刺间隙中心做皮丘及局部浸润麻醉后,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22G号,长10cm)刺入,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棘间韧带后,换双手持针,继续前行,遇黄韧带感阻力增加;一旦阻力消失,表示进入硬膜外腔,穿过硬脊膜及蛛网膜有第二次减压感;抽去针芯有脑脊液流出,即可证实进入蛛网膜下腔。
(2)侧入法:穿刺点离脊柱中线旁开0.5cm,穿刺针倾斜15°向中线方向刺入,其余操作手法同直入法。
4.调整平面注药后,令患者轻缓翻身仰卧,单侧下肢手术可让患者向患侧侧卧15分钟以上后,翻身仰卧;以钝针刺激皮肤,检查感觉改变与消失区,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体位;在5~10分钟内按手术要求调节平面。鞍麻者可取坐位穿刺注药,使麻醉平面局限于会阴部。
蛛网膜